64 第六十四章:《帝国宪法》与“白鹭会民选内阁” | 【原神OOC同人】云来海战争

1908年,也即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双双驾崩的年岁,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和隆裕太后掌权,也正是在此年,汉人立宪派组织“立宪请愿“运动,企图通过议会选举而汉族人占据选民多数的政治现实,和平方式从满洲权贵中交接国家大权,避免包括自己在内的秩序崩溃。
而载沣的回复很朴素:把所有自费进京请愿的各省代表“铁链捆缚,遣送原籍“。随后立宪派放弃幻想,助阵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如谭延闿(爷爷是湘军名将,曾任陕甘总督的谭钟麟)作为立宪派首领就配合革命党推翻了满清的湖南巡抚衙门。
同样的情况没有出现在稻妻。
——“话说……怎么这么多人上《宪政请愿书》?”
原本只是想走个过场,搞个形式主义的九条裟罗同为内阁大臣,在内阁会议上大发牢骚。
武士道军国主义的她只觉得,天下万民都是陛下万岁的将士,随时随地都要被征发去投入战争之中。
如此《请愿》,对她不啻于大逆不道,明着跟九五至尊对着干还行?
“大势所趋,还请九条大人淡定一点。”
保留大臣职务的神里绫华之所以气定神闲,正是由于她的未雨绸缪。
稻妻开放国门,废除锁国令的同时,一并废除了外国文化刊物的进口禁令,大到明目张胆为革命流血正名的《枫丹大革命史》,小到脑洞大开的色情小说《芙宁娜夫人的晚餐》,包括理工科书籍与政治性激进派文章,外国文化如洪水一下子冲击稻妻这个领土小国,无处遗漏。
早在维新初期,清洗旧幕府三奉行的时候,神里绫华以个人身份创立了民间组织“白鹭宪政评论会”,招募社奉行以她马首是瞻的一派入伙。
先入者的优势体现淋漓尽致:当稻妻全国还只是初步知道枫丹推行“人身自由,薪资平等,人文博爱”的三权分立,“白鹭宪政评论会”便抢先翻译了大部分枫丹的民主宪政类刊物书籍;
当打开国门后,急速扩大的贫富差距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绝对剥削即单纯强压方式加强劳动强度,相对剥削即提高生产工艺与管理模式)下,民主是唯一能正常讨薪的方式,“白鹭宪政评论会”的呼声,乃至身为会长的神里绫华名声也水涨船高。
绕开政府,组织一个准政党组织,用在野的强大政党逼垮越来越失去控制的中央,这个操作,退出苏共中央,组建俄罗斯民主派和首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一定很眼熟,因为这正是他“退出去,打垮掉”的总操作。
对神里绫华存有戒心的,绝不仅是九条裟罗一人。
“诸位,还请不要作违法乱纪之事,否则法务省决不轻饶。”
鹿野院平藏从旧天领奉行转业,各种波折后担任时任内阁法务大臣,由于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实际法务省一个部门的权力等于最高公检法的总和,以至于部分民间媒体讽刺平藏是“稻妻法制之帝王”。
著名名言“要把稻妻建设成军纪严明的警察国家”,便是出自一心要提高军警待遇的他之口。
神里绫华毫不客气,平藏和她的出身差异,不亚于明治维新首届政府中,寒门草根的大久保利通之于皇族远亲的三条实美。
“难道违法乱纪,也包括陛下首肯的维新?若非维新,我真不敢想象,某些旧三奉行的幕臣,有什么资格来这儿说三道四?”
就事论事,神里绫华虽然是靠着哥哥,末代社奉行神里绫人的身份走到今天,形式上却从未担任过任何幕府的正式官职,与旧幕府的关系账面上清白。
她揶揄完平藏的“跳反”,点到为止没有穷追猛打,维护个表面和光同尘,然后回到了她含而不露的正轨。
“如今稻妻国内民怨沸腾,若非民主改制,恐怕陛下赫赫帝威,也会被民意所影响。”
没有民众顺从的王法,说到底只是一堆文字,王朝也是如此,朱元璋的明朝和朱由检的明朝都是明朝,前者开一代盛世,后者定亡国之基,原因只在于民众是否还听话了。
内阁诸人正巧还知道,不久前发生的一起激烈的请愿案件……
——进京请愿,组团上访。
这是维新以后,稻妻各地逐渐兴起的浪潮。
为了凑足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资金,稻妻维新政府不仅没有像很多王朝开始的与民休息,减少税负,反而把旧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巧取豪夺,直接改制成私有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由公的井田制一步进入了明清模式的地主制度。
通过把农村基层的抽税特权下放给地主,地主有了积极性去积累资金,把资金按资本主义的方式融资,最后进入国家需要的资产池,国家有了资金积累就能开始规划和建设很多项目发展产业,走德意志帝国模式的资本主义道路。
稻妻没有像枫丹和至冬那样,辽阔的海外殖民地“吸血包”去补充外循环收支,外资融资是辅助,基础只能靠对内加大内循环的剥削强度,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启动资金的积累。
代价是地主抽出来的钱,全部是按包税制(像分包一样,把一个片区的税收外包给地主,多多益善,地主提成也越高)抽取出来,稻妻不同地方包税制抽税比例不等,如海祇岛是“八公二民(收入所得80%必须充公纳税)”,八酝岛是“六公四民”,鸣神岛作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也得是“五公五民”。
抽税不考虑收成,不考虑农村人口流动,不考虑气候和灾害。
在“多多益善”的压力下,稻妻各地的请愿减租减税也就越发活跃起来。
“为什么不能把那些贪官,选举下去呢?”
八酝岛请愿代表之一大村益一见得多了,八酝岛乃是稻妻官僚历来不做人的杰出代表,像什么矿井渗水然后把可能泄密的矿工就地炸井灭口,旧幕府官吏先抓人“嫌疑”再直接拍卖倒霉蛋的财产,关系户提个砍刀随便把人砍成人棍等都是家常便饭,要不嗜血成性的魔偶人形也不会选择在八酝岛中央扎根。
然而,深受稻妻特色的儒家思想(忠大于孝,军纪治国)影响,大村也和其他稻妻人一样,不会去质疑“所有人的大家长”,政教合一的皇上雷电影。
错的只是那些奸臣,是奸臣们罗织朋党,组织小人,搞得稻妻全国乌烟瘴气,各地包税制“如火如荼”。
就算是明知道许多奸臣靠的是圣旨任命,才当上的各路高官,大村也不会去质疑稻妻神权政治的顶点,那个“现世活神”的雷电影。
孩子不能跟父母讲道理,百姓也不能跟皇上论对错。
就在这个时候,他在又一次和官府请愿,被法务省门口的警卫乱棍轰出,想起了这个问题:
稻妻人是不是两条腿的人?
为什么枫丹国人能靠游行示威,不仅要回自己的工资,有时候还能涨薪或增加到手的住房补贴金?
为什么稻妻人只能在一次次看人脸色,连自己该拿的东西都不配谈一个字?
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人?到底配不配吃上一口活命饭?
男丁不是进流水线工厂当工长线长一言不合打耳光的奴隶,就是被征发去了军队去异国他乡的璃月内陆打仗;
女子要么死在缫丝厂等原料工厂最常见的职业病如肺结核和尘肺病肺纤维化,要么死在国内外妓院的花柳病身上。
“如果陛下不肯出来,惩治这些奸臣,草民斗胆,在此切腹!”
稻妻人的民族性格决定了死板和固执,大村益一真的拿出了随身带的短刀,跪在法务省正门的道路,对着皇宫的方向三跪九叩,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短刀拔出,解开上衣,露出肚子,正襟危坐。
“各位,各位都知道我们八酝岛,那真的是官吏自古不做人,搜刮烧杀个个行。我是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陛下听见草民的小小谏言。然而,匹夫之勇,流血五步。我不是天才,只是一个草莽匹夫。我就要用匹夫的热血,震撼稻妻的官老爷们!”
最后对着皇宫的方向,大村益一高呼“天皇万岁”,短刀对准肚割去……
“什么嘛,原来我也能流出这么漂亮的肠子嘛,大肠吧……发青了……”
气息奄奄的大村益一拒绝了周遭人的帮助,因为这是一场稻妻传统荣誉的切腹劝谏:以死直谏。
古代华夏的东夷部落盛行用刀亲手割开自己的器官,证明自己心意坦诚到能毫不犹豫不要命,如“肝胆相照”“感人肺腑”等成语均出自周朝以前的东夷部落。
同样的传统一模一样,在稻妻传承了千年,包括大村的自杀劝谏,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颤巍巍拿起切开肚子的短刀,刀刃对准脖子喉管。
“陛下,看看民众吧!”……
——“……像大村这样的例子,全稻妻各地已经是蔚然成风。海祇岛有‘十六人众自焚求民主’,清籁岛有”举家跳崖抗诉地主超额抽税“……我不知道鹿野院大人您在坚持什么?是等着像总是冒险改朝换代的璃月国一样,出一个草莽天子,把我们这些权贵掀桌子吗?”
稻妻自开国,从未改朝换代。
雷电王朝字面上的千秋万代,从初代雷电真到二代雷电影,雷电家族垄断王朝延续千百年,不断不息,政教合一的神道教也因此得以延续。
如果威胁到这个政教合一和千秋万代,对于稻妻的各路贵族豪强而言,反而是“家要完了“的危机感集体迸发。
神里绫华见气势上拿“万世一朝代“的政治正确压倒了其他人,便给出了她准备已久的法子。
“既然阻止不了,不如不阻止。”
她让人推进会议室的,足足三推车的文书。
“这是‘白鹭宪政评论会’收集的,全稻妻各道(唐朝的道州制)级别的民间组织提交的宪法草案。就算不等一个璃月那样的草根天子坏了我稻妻千秋万代的政教法度,这些草案随便一个,哪个不是冲着彻底革命去的?什么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农民持有小块土地,保障城市底层劳动者卫生健康条件等话,我看也都是些负隅顽抗的刁民逆贼所言。”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神里绫华历来两面人,评论会上表现的亲民友好是为了将来真民主的选举上台造势,在内阁闭门会议上就是个保卫阶级利益的吹鼓手。
“那么,各位,是允许刁民们把这些大逆不道的《宪法》,用越来越激进的社会运动变成现实?还是等他们像璃月人一样,把我们万世一系的陛下推翻掉,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永不改朝换代‘变成笑话。”
——枫丹出兵遗珑埠当日,匆忙召开的“稻妻制宪委员会”基本采纳了神里绫华“白鹭宪政评论会”给出的“最佳”宪法草案,颁布全国实行《大稻妻帝国宪法》。
《帝国宪法》第一章只有五条,却规定了雷电影作为帝国皇帝,拥有包括开战,外交,罢免内阁,解散议会,绕开政府下诏书的“一切最高统治大权”。
然后,确实在宪法正文规定了一些人民的合法权力,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正常薪资,差额选举,选举投票者年税收门槛(“无恒产者无恒心”),三权分立等,最多加上了“保证社会秩序的前提下”。
而且,为了防止议会不好控制,《帝国宪法》特别加了贵族院(由雷电影下诏书任命“钦定”议员)和枢密院(由各道州官府机关选派“地方政府官员代表”组成议员),分化议会的财政审批权;
一旦有皇室背景的该两院提出反对案(一半以上赞成),国会和各地议会就必须重审法案和预算,且贵族院有“特别费”通过权限支付皇帝“额外”开销,枢密院有“紧急办公费”通过权限支持内阁不受国会干扰工作。
没有对未来的任何期望;
不对国家有什么定性;
没有任何的歌功颂德;
权利规定得含混不清,义务指派得额度分明;
没有太多的民主和自由词句,甚至自由只有不到七处明文提及;
不提任何所谓的“人民”,不存在“公仆”,只有白纸黑字的“臣民”和“官府”。
《宪法》甚至称得上简朴,一部宪法实际不如异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厚。
“白鹭制宪评论会”为骨干,招徕一批旧幕府的“清白人士”,组建出稻妻第一个政党“白鹭政友会”,神里绫华作为旧幕府关系的权贵,摇身一变成为民主政治的领头羊,身为党主席带“白鹭政友会”参选全国议会大选。
这个主张维持农村地主包税制和无限征兵制两大“国之支柱“的政党,依靠旧幕府残余势力的大力支持,各地包税制地主大多带资入党助阵,也取得包括稻妻三大财阀的巨额选举资金,靠着地主,门阀与财阀三方携手合作,终于赢得了稻妻第一届全国大选。
反而是民间组织,一没有巨额的竞选资金去支付周游全国,二没有足够多的干事人才不被“白鹭会”挖走,三东一句西一句搞不清一个明确的执政纲领,四基本得不到任何稻妻既得利益者帮派的支持,五先天与官僚机关对立,大选开始后如没头苍蝇,要么陪跑,要么招安,要么散伙,要么“涉嫌违法”被禁被抓。
即使个别人选择铤而走险,发动诸如水月池暴动等“违法过激行为”,尝试自己分地主土地和财阀田产林产,到底失去了民主这个团结多数人组织作乱的大旗,无法团结目的和出身区域差异的各色人等,很快就被武装整齐的“皇军”下乡讨伐,起义军顺风浪,逆风散,为首者多为官军抓获后明正斩首,瓜分财产悉数归还地主和财阀企业,还要被媒体批评“反民主暴乱”“忤逆皇威”“逆子弑父之贼”。
民主的选举形式看似让民众大举参与,反而强化了所谓“藩阀“的强势,以及“自觉保皇,拥护帝制”的既得利益者集团。
民主了!自由了!
执政党党主席的神里绫华就此借颁布《帝国宪法》,同时出任稻妻首任民选首相,宣告第一届稻妻大选胜利结束,从此稻妻的政权交替将以议会选举制度进行。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选,胜利的大选!